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长鸿高科一季度营收增长超105% 拟投资115亿元建设丙烯酸产业园
2024年05月07日 17:4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7日电(记者 缪璐)近日,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鸿高科”)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长鸿高科实现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105.36%;此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增加88.42%。这些数据展现了长鸿高科各项业务处于稳健发展阶段,业绩增长预期较好。

  眼下,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化工行业走势疲软,行业盈利能力总体处于历史偏低水平。长鸿高科在生产原料、能源价格处于高位,而下游需求减弱,化工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下,依旧坚持加大改革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

  TPES、PBAT双轮驱动

  目前,长鸿高科采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和PBAT双轮驱动。通过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长鸿高科目前已在TPES领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其中SEBS加氢技术更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批具备SEPS研发能力并具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长鸿高科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TPES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TPES领军企业,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大部分橡胶制品都是热塑性弹性体的潜在替代市场。长鸿高科作为TPES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当前产能位于全国第三,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在该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TPES生产涉及的工艺设备配套要求较高,建厂的固定资产投入较高,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因此许多小企业普遍产能不高。待此次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长鸿高科年理论产能可达29万吨,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

  当前数量庞大的废弃塑料,尤其是难以回收或不可回收及不可降解的废弃塑料,为PBAT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市场。PBAT已成为目前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最好的全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生物降解塑料用途最广泛的品种。

  2020年,长鸿高科投资建设6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PBAT/PBS/PBT灵活柔性生产项目,规模排在全国前列,其中一期首次12万吨/年项目已于2021年12月建成投产。公司还投资建设了碳酸钙母粒项目,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全覆盖的产业布局,目前碳酸钙母粒项目一期已建成。长鸿高科子公司长鸿生物为降低PBT/PBAT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同时为拓宽盈利渠道,进行项目技改,新建6万吨/年PBAT黑色母粒及炭黑装置,装置对原料进行预先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生产出橡胶增塑剂、热伴用沥青两大类产品,后续以热伴用沥青作为原料进行黑色母粒及炭黑的生产。

  分红制下厚积薄发不断开拓新业务

  随着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落地,分红新规不仅可以让投资者通过分红情况对公司投资价值进行评价,而且分红监管也成为促进上市公司加强业务布局、长期发展谋划,同时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手段。

  据悉,长鸿高科公布的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当日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0元(含税)。以截至2024年3月31日为例,按照公司总股本645,962,414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3,216,400股后的642,746,014股为基数计算,预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99,251,264.34元(含税),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或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发生变动的,公司将按照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的原则相应调整利润分配总额。

  长鸿高科方面表示,将持续布局可降解产业链,不断开拓新业务。除广西贺州市“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外,长鸿高科还在广东省茂名市投资建立“丙烯酸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将颠覆性地以丙烷为原料直接氧化生产中间产品丙烯酸,再采用酯化、聚合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丙烯酸酯及SAP产品,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而且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助于公司转型升级。

  “丙烯酸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分二期进行,其中一期先行建设5万吨/年丙烯酸、5万吨/年丙烯酸酯生产线,建设周期预计为两年;二期以一期项目的成功工业化及盈利情况为前提,拟分阶段建设丙烯酸、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品及公用工程等装置。

  据估算,丙烯酸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一期投产后财务内部收益率预计可达到 29.4%、二期项目投产后投资收益率预计可达到 27.08%。

  对于该项目,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柴之芳表示,丙烯酸产业园项目采用的丙烷一步氧化法制丙烯酸技术是长鸿高科持续努力、厚积薄发的成果。长鸿高科结合了空间结构化学、纳米限域催化、纳米多孔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开发出世界领先的高性能催化剂,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这项行业颠覆性技术。“我相信这项成熟、可靠的技术将来一定能够引领我国碳三及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缪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