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实践汇”第3期开讲:解读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的红色密码
2021年05月21日 17: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徐汇 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郑莹莹)“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在文化厚重的汇展示厅,平均年龄约为65岁的徐汇区“光启晚晴”离退休志愿服务大队,唱起歌曲《少年》,历尽千帆的“少年声”,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感动。

  21日,徐汇区“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第3课生动开讲。这一特别的课堂由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地区办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徐汇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

  本期课堂从思想引领入手,深挖内涵,回答理论宣传“讲什么”的问题;深化认识,回答理论宣传“如何讲”的问题;深耕阵地,回答理论宣传“到哪讲”的问题。活动现场,接天线的理论思想徐徐铺陈,接地气的鲜活案例娓娓道来。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的“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通过打造理论具体可感、群众愿意倾听、资源开放共享的宣传教育课堂,助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2021年,第二季面向青年群体,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强化时代特征、徐汇特色和青年元素,用生动语言阐释党的理论,通过青年群体感召青年群体,推动党史教育走近青年。正如情景剧《相汇新思汇》中所言:“‘新思汇’新就新在‘面对面·零距离’,将党的理论成果与时代、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融入时代发展,推动青年群体、广大人民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讲好徐汇改革发展的前“史”,聆听徐汇振聋发聩的今“声”。徐汇区“光启晚晴”离退休志愿者们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继续发光发热、积极发声,为年轻一代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上海改革发展的故事、讲徐汇区建设的前世今生。除了红色教育类传统课程外,老同志们还钻研出一系列有鲜明徐汇特色的新课程,力求以徐汇方式讲“中国好故事”和“上海的精彩”。如创新打造了“晚晴讲四史”线上微课堂,由20位离退休干部担当主讲人,将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老干部们也如同“光启晚晴”五老报告团团长娄运昌所说的一样,“当年用青春托起了强国梦,今天要用晚霞照亮年轻一代的奋斗路,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课堂上,继续用晚晴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怎样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梦?虹梅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触手可及的方式、感同身受的故事,开创了“TELL+DREAM对话中国梦”这一故事演讲品牌,面向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白领们,展示平凡人的思考和选择,展示平凡中的伟大,以推动更多的企业、个人和组织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同时,也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统一起来,创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了基层理论宣讲深入开展。至今,TELL+DREAM已经举办了五期,前后一共有28位来自园区的主讲人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梦故事,把党的声音有效传递到这一充满青春活力、不断接受新资讯的园区。

  身边故事,红色巡讲,华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85后“泾彩后浪”讲师团结合社区居民需求,进行社区巡回宣讲,将理论宣讲与国情镇情、理论宣讲与主题活动、理论宣讲与社区实践有机结合,也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新变化、新成效和新发展,推进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讲师团汇聚后浪,集聚青年人视角,他们既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队,以乡音传党音,以镇情释国事,通过一首《马克思是个90后》,在说唱逗笑间,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到了百姓的心窝子里。

  党的为民实践和创新理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根”与“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过程中,如何做好“通俗”和“接地气”这篇文章,使理论宣讲既不失深度又浅显易懂,让党的创新理论凝聚民心,做好理论宣讲?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理论宣传,你有什么建议?在“实践汇”课堂微论坛环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人员汇聚一堂,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分享和总结,通过解剖案例、抓取创新突破点等,直面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找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方法路径。

  据悉,徐汇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中,注重思想“引”、服务“实”、价值“融”、资源“汇”,积极发挥文明实践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依托“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双向融合、双向赋能,助力徐汇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实践汇”第一季重点聚焦提升群众参与度、助推社会治理、强化理论宣传、建设志愿服务队伍、设计文明实践项目、有效整合资源等6大议题,通过总结徐汇文明实践和社会治理的25个特色案例,汇聚新理论、新实践、新思考、新方案,进一步探索文明实践的“落地机制”,助推基层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人员实操能力,增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合效能,培育一批文明实践的积极行动者,讲好“徐汇故事”。(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