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统计,1-7月我国进出口额15.4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其中出口8.53万亿元,增长14.4%;进口6.93万亿元,增长24.0%;顺差1.60万亿元,收窄14.5%。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2017年1-7月,我国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际市场回暖。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加快,主要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3日公布的最新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5%,比2016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创3年来新高。
企业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也是原因之一。一大批企业从供给侧发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动力、调结构,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汽车、船舶、轨道交通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新业态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增速,新动力培育成效初显。
此外,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拉动我国进口较快增长。我国原油、铁矿砂、天然气、钢材、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占我同期进口总额的23.5%)进口价格上涨11.2%—84.1%,进口数量增长3.4%—25.1%,因价格增长因素拉动进口增长7.3个百分点,数量和价格增长合计拉动进口增长9.8个百分点。
不过,从全年来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内综合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订单和产业转移仍然较快,我出口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保持进出口回稳向好势头的任务仍然艰巨。(劳动报记者 郁中华)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