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迎来建校70华诞 “幸福之花”学科交叉发展论坛举行
2021年10月17日 17:2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7日电(记者陈静)记者17日获悉,华东师范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讲话中指出,70年来,华东师大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砥砺前行、锐意进取,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打造了一批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力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经验、提出中国特色教育方案、传播中国教育声音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代表教育部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坚定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二是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培养时代新人;三是坚守师范本位,打造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四是强化创新驱动,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殷一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云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副市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陈群,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等出席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

  大会通过央视频、学校新媒体等平台全球同步直播,让因疫情影响不能到场的师大校友和师大之友在云端分享校庆的喜悦。大会还设置了手语同传,“有爱无碍”体现爱在师大的温度。“校庆既是温暖奋进,为学校下一阶段发展凝聚人心、集聚资源、提供动力的活动,又是一堂激励全校师生勇于进取不断前行的大思政课。”大会由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主持。 

  梅兵介绍道,在校庆来临之际,各界领导和校友,通过不同方式向学校表示祝贺,对学校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学校还收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中科院有机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圣约翰大学北京校友会等来自海内外高校、合作单位和社会各界的200多份贺信、贺电和视频寄语。这些都激励和鼓舞着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勇向前。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在讲话中表示,建校70年来,华东师大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坚守育人使命,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回应时代所需,立足上海办学、服务城市发展,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特别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期待,华东师大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气魄,加快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加开阔的思维办学治校,以更加创新的理念培养人才,以更加丰硕的成果服务社会,奋力书写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继续给予华东师大有力的支持,为华东师大迈向世界一流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优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学校长钱旭红指出,走向卓越的华东师大,更加需要坚信“唯卓越方可立足”的时代之需,更加需要坚守“育人、文明、发展”的使命之责,更加需要坚持“卓越学术融合卓越育人”的发展之路。

  钱旭红强调,致力于成为新人才、新科技、新学术策源地的华东师大,将以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以“四个导向”为引领,确立卓越育人新范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胸怀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反思创造、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领域卓越人才;将涵育卓越学术,以加强“战略导向、学科交叉、团队协同、冷门绝学”研究为重点,着力打造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蝶变之地;将努力探索卓越学术融合卓越育人的有效路径,加强三大纲要协同,促进科研的“教育性”与教学的“学术性”有机融合,推动重大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专业教学内容,构建师生共进的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代表国内大学致辞。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水陆相通、学缘相近、文化相亲,两校师生比邻而居,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交流。“求实”和“创新”的精神品格都已深深融入两所学校的血脉之中。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希望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加强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合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提升科研创新势能,尤其是要依托好地理位置优势,共同助力打造世界级的“浦江第一湾”、共同服务好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共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为实现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格非细致详尽地追忆了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的中文系对他成长的影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校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关爱,保护和耐心,锻造了我们独特的品格和气质——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无论我们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深受这种气质的浸润和感染。”这就是师大风格的共同印记,也是一所有着独特内涵的大学的精神密码。

  在华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幸福之花”学科交叉发展论坛在普陀校区科学会堂举行。论坛聚焦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学科交叉行动计划,展示了交叉学科研究所产生的原创性、集成性卓越成果,以及学校在深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贡献的“师大方案”“师大见解”。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韩布兴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顾红亮,校长助理吴瑞君,“幸福之花”项目负责人代表袁振国、黄瑾、程亚、刘志基、贡华南、赵星、吴健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了论坛,此外还有1.7万余人在线观看论坛直播。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主持论坛。

  2021年10月,Science以特刊形式对学校在推进学科交叉战略上取得的进展和突破进行介绍,展现了“幸福之花”结出的累累硕果。

  钱旭红在题为“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学科交叉行动计划”的论坛主旨报告中强调,“幸福之花”通过加强“战略导向、学科交叉、团队协同、冷门绝学”研究,凝练孕育了一批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打造了一批跨学科研究团队,创建了一批研究平台和特色专题数据库,培育产生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或集成性的卓越成果。其所形成的颠覆性技术、跨学科合作经验、原创性成果为世界、国家、地方以及千家万户排忧解难。“幸福之花”不仅着眼当下,更注重带来思维与研究方式的变革。

  论坛上,7位“幸福之花”项目负责人代表汇报了各项目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

  教育学部袁振国教授介绍了“AIED赋能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项目成果。项目打造了“三维智适应学习系统”“高品质课堂智能分析”“作文智能评估与辅导机器人”等系统,通过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助力教育进入大规模个性化发展新阶段。

  教育学部黄瑾教授介绍了“音乐画的脑智机制及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的实践进路”项目成果。项目聚焦发掘儿童视听联觉机制及音乐画的人群心智发展适用性,深入探索如何将音乐画应用于儿童的艺术教育中,开发出有助于儿童心智发育的音乐画课程。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程亚教授代表专项负责人钱旭红院士以及专项团队介绍了上海市市级重大专项“超限制造”的实施进展。专项已构建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超限制造”内雕与精刻技术平台,掌握了大尺寸三维微纳化工芯片定制化制造和金属材料多功能精刻关键共性技术,在化工制药、医疗器械领域获得应用验证并取得突出效果,所研制定制化三维微纳化工器件与精密医疗器械打破了国外垄断。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刘志基教授代表“AI和VR技术介入的汉字应用体系建设”项目组汇报了建设成果。项目突破古文字识别的瓶颈,形成字单位识别、文献用字识别和成篇图像检索等多功能古文字智能识别新模式。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贡华南教授的“历史跨度全球视野中的老子学说”项目创新性地将时空数据建模、时空分析、交互式地图叙事三者进行融合,搭建了老子思想全球传播路径可视化平台,为中国思想的域外传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经济与管理学部赵星教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前沿”项目基于“数据+智能+专家”的“数智人”理论方法体系,形成了近百万字的研究报告,描绘了中国文科学人近年来走向国际前沿,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壮丽画卷。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教授代表项目组介绍了“跨越时空和学科及生命的量子学说与量子思维”的项目进展。从物理学、信息、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管理学等学科出发,项目组探讨量子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应用,量子科技与量子思维将一同改变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自觉肩负起“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实施的“幸福之花”行动计划,主动推进交叉融合,引领了学术增长点,提升了前沿基础学科和优势特色领域的卓越度。同时,积极对接国家需求,在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卡脖子”问题、打造新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向华东师范大学七秩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