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专访“未来产业之星”中车艾森迪总工程师张定华:永远怀抱探索“未知空间”的热情向深海进发
2024年03月28日 12:3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8日电 题:专访“未来产业之星”中车艾森迪总工程师张定华:永远怀抱探索“未知空间”的热情向深海进发

  记者 樊中华

  在刚刚揭晓的首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获奖者中,张定华本人及其率领的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研发团队研制的可燃冰深海探采机器人,双双斩获人才组和项目组“超能奖”,在“群星云集”中显得格外亮眼。深海探采这一被张定华称为“体量小”“方向窄”的未来产业,也因沪上未来产业发展的风起云涌为外界所了解。

张定华在东沙进行采矿海试。受访者供图
张定华在东沙进行采矿海试。受访者供图

  缘起深海“新挑战”

  十年前,30多岁的张定华已是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高压电能变换及品质治理技术方向的技术专家,开拓过多个“国内首创”的科技成就,但“随着这些技术走向成熟并大范围推广应用,作为一个研发工程师,我也在寻找新的挑战和新的研究方向。”

  彼时恰逢高铁技术日臻成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变流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电动矿卡、工业传动和船舶电推等成功拓展并形成产业,于是向太空和深海两个“未来空间”方向拓展成为该中心新的探索方向。

  “我们经过产业和技术分析,觉得海洋拓展成产业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将打造‘深海作业装备—深海高铁’作为战略目标进行投入,”张定华回忆说,选择向深海进发的理由一是因为这个方向的科技含量高、风险挑战大,只有发达国家有少数企业有基础,“这个国内空白领域值得搞”;二是通过调研论证,认为随着海上油气开采成本已低于陆地开采成本,海底资源富饶多样化,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向海底要资源都会成为人类的共识和必由之路。

  此外,“上九天揽月和下五洋抓鳖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向往的挑战”,这也成为驱动张定华及其团队此后向海洋进发一往无前的动力。“每一次将技术引入新场景、让装备在未知的领域作业,每一次成功的海试,每一个工程的完工,都完成了一次对深海的成功挑战,会让人产生成就感、获得感,能激起大家对挑战未知的兴趣,并化为自驱力。”张定华说。

  “重大新产品新技术的拓荒成功,让我们体会到了引领一个方向的成就感,”张定华举例,中车艾森迪是行业首个将高压直流供电、水下电力电子变压器、水下永磁电机与磁齿轮集成的推进技术带到深海,并实现了不同深度压强环境自适应和无耐压保护壳体轻量化,完成整机移动高效作业的创新团队。这些技术是在没有借鉴、没有相应元器件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30%的能效提高,推动了水下作业的电动化进程。

  “对工程师来说,在既有科学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环境下的工程化使用要求进行探索突破,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肯定,是十分令人难忘的,”张定华说,而各方的认可是其团队不断坚持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是来自于客户的认可,我们帮助客户完成工程挑战,和客户一起成长,一起见证;另一方面,深海作业装备已经被写入七部委制定的明文清单,那是来自国家的认可,证明了为国家海洋强国做成装备支撑满足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中车艾森迪的深海挖沟机器人作业中。受访者供图
中车艾森迪的深海挖沟机器人在作业中。受访者供图

  十年“深潜”终破浪

  十年磨一剑,张定华坦言,一路走来,“深海探采”从孤芳自赏到略有知名度,“长期主义”的坚持逐步得到了回报。

  在产业领域,中车艾森迪成为行业内第一个敢将4000米海试与商业服务合同合并航次实施的团队,并成功研制出行业内首个300米大坝机器人检修作业系统、国内首个2000米级的海缆铺设保护及维修系统、6000米可燃冰探采机器人等。同时在科研领域,中车艾森迪成为国家深海采矿领域的核心团队,参与完成了国家十三五深海采矿联动试验,实现了1306米水深自然结核的采集、破碎、提升和干燥全流程验证,并承担着十四五国家深海采矿技术攻关、服务5500米矿区的原位采集。产业科研“两手抓”,由此,中车艾森迪逐步累积起了其在行业的影响力。

  谈及这一个个“难忘时刻”,张定华感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十年坚守的技术储备和敢于挑战的结果,“朝着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朝着最理想的目标奋斗”。

  作为技术带头人,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产业中把握“确定性”?

  “就深海探采而言,方向是肯定的,不确定的是什么时候成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什么时候会出现商机,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静候未来产业商业化的到来,”张定华说,不确定性会影响管理者心态、团队的稳定性等。对于技术带头认来说,就是要将技术路线规划比较清晰又能接地气,这样能让团队获得每个阶段性成功的成就感,逐步形成文化共识,“有了这种必胜的信心,努力推动不确定的时机早日成为现实。”

张定华与团队通宵达旦进行码头测试。受访者供图
张定华与团队通宵达旦进行码头测试。受访者供图

  他建议,当前,深海探采已成为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一方面要确定链主企业,通过混改将员工和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融合,借助政策允许下资本力量,带动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促进未来产业变成当下产业。

  作为未来空间产业,深海探采目前仍在初始阶段,在可燃冰之外,未来,大量的深海资源宝藏如何通过前沿科技的不断赋能和进化去开掘?

  谈及深海探采的产业化,张定华表示,一是供应链仍为短板,“我们体量有限,同时要求又高,不足以从短期经济回报上吸引供应链;另外的由于没有成熟的标准,需要通过试验检测验证,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如何吸引各行各业为深海作业方向服务,提高各界的热情是我们当前的痛点。”

  此外,实验场景也是问题所在。张定华指出,深海的作业对象和风浪涌流耦合不好模拟,实际的作业都是要去目标海域进行海试,实验的成本高,要是有一个固定的海上测试场所,或者能研究一套完全等效试验方法的研究,可以有利于产品的迭代和完善,有利于新技术推广。

中车艾森迪的深水敷设犁远洋作业中。受访者供图
中车艾森迪的深水敷设犁远洋作业中。受访者供图

  共上海弄潮“未来”

  2022年9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推动未来产业五大领域十六个细分领域发展的行动方案,深海探采作业领域赫然在列。在张定华看来,上海从多个方面为未来深海空间产业的发展提供着生态支持。

  首先是城市对人才吸引。张定华指出,由于深海探采作业专业方向相对较窄,产业体量目前也比较小,就业机会有限,因此高校从事该方向的研究也较少,很难在高校直接招到完全吻合的人才。但放在更大的专业领域来看,深海探采作业也是控制、电气、机械、材料等专业在深海方向的应用,“只要愿意钻研,人才培养也并不难。”

  当前,中车艾森迪以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为主招纳人才,“这些学生都具备扎实的基础,可塑性很强,我们一方面会将人才送到国外进行学习培训,另一方面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张定华说,未来产业的创新倚赖人才持续攻关,在未来产业星星之火尚未燎原之时,重点应在“留人”,一方面企业可利用股权等激励手段留人,另一个方面希望政府能够提供高端人才认证补贴等针对性政策,让人才的价值得到体现,用情感留人。

张定华及团队完成深海采矿联动工程实验归来。受访者供图
张定华及团队完成深海采矿联动工程实验归来。受访者供图

  其次,张定华认为,上海有着友好的产业环境。一方面,上海对未来产业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和支持,并不以规模论英雄,“例如对我们这一细分方向,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科经委、临港自贸区管委会等都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经信委的重大装备处和我们形成了对应帮扶关系,科技进步处和智能制造处都会定时上门来协调企业发展的问题,并在政策制定上给予支持;管委会更是从减税和研发投入上给予支持。”

  另一方面,灵活宽松的政策环境给予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区域内采购的相互供应的退税政策,激励了区域内的互相配合和协作;临港新片区的科技项目由企业自主选择申报,没有指南约束,使得细分方向能获得机会,还可以更好的和实际相结合,首台套政策的支持力度非常给力。

  此外,张定华指出,上海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布局,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有很大支撑。“我们也从中受益,”张定华说,一方面,在这个工业底蕴比较雄厚、科研比较活跃的地方,容易找到具备很强设计能力的供应商;另一方面,政府设立的长三角项目的联合揭榜挂帅项目促进了产业链完善,提高了各界参与未来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性。“2023年长三角首批15个揭榜挂帅项目,我们和江苏一家公司联合揭榜,共同促进水下作业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张定华表示,此次参加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一是看到了各界为对未来产业的肯定,对细分领域的关注以及对团队长期坚守的认可;二是更好地了解了其他未来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状态,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宝贵建议,拓展了工作思路;三是结识了更多的技术和产业上供应链上的伙伴,为跨界融合创新打下了基础,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樊中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