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专家:不用开颅 手术室里的“拆弹专家”也可“拆除”颅内动脉瘤
2021年05月06日 19:1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6日电(汤彦俊)颅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并非肿瘤。该病在任何年龄层都可能发病,40-70岁最为常见。更不容乐观的是,我国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并不低。每当冬季来临或气温骤变,就到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高发时节,这时经常能看到“居民突发剧烈头痛,医院上演大脑中的拆弹风云“这样引人关注的新闻。颅内动脉瘤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脑中的“不定时炸弹”。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顾宇翔教授表示:“上海某社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70岁的健康人群中有8%-9%人颅内患有动脉瘤。”

    动脉瘤如果较小且没破裂之前,大多没有征兆,但是当身体感受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或视线模糊等症状,就有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卒中,需及时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以免延误病情。目前,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能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等关键信息,帮助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虽然有了DSA的精准诊断,但要在精细的脑血管中“拆弹”,临床医生还需要同样精准高效的医疗器械。好在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颅内动脉瘤的疗法也在不断迭代升级,血管内介入疗法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以Axium为代表的弹簧圈介入栓塞疗法让动脉瘤的治愈率大大提升。该疗法通过将微导管输送入动脉瘤内,利用弹簧圈机械闭塞作用以及继发的血栓闭塞作用,将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之外,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再破裂的目的,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

    顾教授介绍说:“继弹簧圈介入栓塞疗法之后,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更是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从瘤囊内填塞转向血管壁的重建,开启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时代。”Pipeline血流导向栓塞器械作为这项疗法的开创者之一,其治疗机制是通过植入一个柔软的网状植入物,使动脉瘤内血液阻滞淤积,形成血栓,并进一步促使其完全闭塞。足够细的纤细网丝为血管内表皮细胞生长提供支撑和保护,表皮细胞覆盖后可将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完全隔绝”,最大程度降低动脉瘤再通和破裂风险,精准拆除“炸弹”,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寿命。

    据悉,自Pipeline血流导向栓塞器械2009年获得CE认证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十万颅内动脉瘤患者获益于Pipeline系列产品植入的治疗,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循证证据的证明。(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汤彦俊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