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专家:偏头痛不能只“头痛医头”长期管理更重要
2024年04月26日 16:3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6日电(汤彦俊)有一种令人痛苦的神经系统疾病,大约有1/4左右的患者在发作时是较为严重的,他们平均每月犯病至少2次,持续时间4-72小时。根据流调数据的高发年龄预估,从十几岁开始发病,一直持续到50岁左右,一位患者累计竟有高达30余年左右的时间是在头痛、卧床、恶心呕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情况下度过的……

  这种疾病就是偏头痛,位列全球第二大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是15-49岁女性人群的首要致残原因,男性人群的第二位致残原因。但他们之中得到规范化治疗的人数有限,大多数患者长期饱受偏头痛的折磨,却没有得到正确的诊疗。

  “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头痛专业的医生很少,大量患者的诊疗需求远远没能得到满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头痛科主任王永刚教授介绍说,在2021年之前,全国神经内科鲜有专门看头痛的医生,患者求医无门,临床诊断率只有不到15%。在王永刚教授看来,尽快解决当前我国头痛专科医生队伍培养,在神经内科推广头痛基本诊疗技能,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由于偏头痛症状复杂多样,涉及多种潜在病因,精准诊断偏头痛需要医生拥有扎实的神经内科临床实战经验和优秀的鉴别诊断能力,所以提高对偏头痛疾病的关注度和规范化诊疗能力至关重要。”王永刚教授介绍说,针对上述挑战,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王拥军、崔丽英、曾进胜和蒲传强等主委的积极推动下,成立了头痛协作组。此后又在中国卒中学会成立了头痛分会,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一级学会下仅专注于头痛诊疗领域的二级分会。

  “学术组织的成立,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训中国更多的神经内科医生来参与头痛的诊疗。既往因为缺少专业的学术组织和权威的指南规范,每个大医院的神经科都缺少头痛专科医生,造成了患者临床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精准化诊断率、患者治疗规范性和依从性远远不够,这都大大加重了偏头痛这一疾病的社会负担。”王永刚教授介绍。

  据了解,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推出了“头痛学苑——头痛规范化诊疗培训计划”,项目计划年内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次的专题培训。王永刚教授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约一万名具有头痛专业诊疗能力的医生,而最近刚刚结束了在浙江温州站的培训项目,国内多位头痛治疗领域权威专家就偏头痛的发作机制和研究进展、创新药物临床应用以及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指南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深入探讨。”

  “我国偏头痛患者群体在疾病认知方面存在不足,患者普遍缺乏正确认知,是目前偏头痛诊疗领域面对的另一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恺鸣教授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民众对头痛缺乏足够重视,或存在病耻感,导致大部分患者选择被动忍耐,不及时处理;另一方面采用不当治疗方法,反而加重了偏头痛症状,使得偶发偏头痛发作逐步慢性化。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头痛专病门诊核心专家童秋玲副主任医师特别强调了头痛日记的重要性,“通过细致记录头痛发作的时间、症状、可能诱因以及药物治疗情况,有助于患者与医生共同识别个人特有的触发因素,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预防策略,对于偏头痛的长期管理非常关键。”

  “和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偏头痛累及的人群是青壮年人群,这种疾病会让很多人因病辍学、因病无法工作,限制了他们往更优秀的方向去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就是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刘恺鸣教授认为偏头痛患者更要规范治疗,做好疾病管理,避免持续受到疾病困扰,这样才能让个人从健康和生活两方面最大化获益。

  “患者要重视全面的健康评估,调整生活习惯,强化心理调适,严格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并采取多元化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时要坚持长期跟踪随访,以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应对共病的挑战。” 童秋玲医生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汤彦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