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建”证浦东发展30年,绘就浦东路网图的“神笔马良” ——记交警支队路政设施大队民警郭恒明
2021年07月05日 10:0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5日电(李姝徵)从昔日的阡陌交通的田间小路到如今四通八达的高架桥、快速路,浦东开发开放30年间,道路交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间每一条道路的新建和改建,都和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交警支队路政设施大队民警、交通工程高级工程师郭恒明。

  二环一道、越江桥隧、轨道交通、罗山路快速化改造、杨高路商务走廊、龙东高架路等百余项市区级重大交通工程中,这位已有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就是“路网图”上“执笔”的“神笔马良”。

  勾勒蓝图:用脚丈量图纸

  一走进郭恒明的办公室,办公桌、茶几上高高的几摞全是资料和图纸。过去同事们在办公室时常看到郭恒明趴在地上研究图纸。近30年间,上十万张图纸被郭恒明签阅。“每条重大道路工程都有上百张图纸需要我这边审核。”郭恒明指着图纸上各种密密麻麻的标识,“这些都需要我们道路交通组织方,让道路的设置更科学合理清晰规范。”

  “为道路设计把关不是纸上谈兵,合格的图纸是需要用脚踩出来的。”尽管如今许多图纸都通过电脑无纸化传输,但他依旧保持着用脚丈量道路的习惯。

  1994年,郭恒明来到浦东交警支队,在路政设施专业技术岗位落地生根。那时的他,已在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现市局交警总队)路政设施条线磨砺了6年。

  “那时的浦东,能称得上道路只有浦东大道、浦东南路和杨高路,其余的都是农田小道,整个浦东交通信号灯也才几十个。”郭恒明面对道路交通建设几乎一片空白的浦东,却信心十足:“浦东这片改革的热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此后,各项重大道路工程如雨后春笋,图纸、方案数不胜数,“开荒者”郭恒明却越战越勇。

  为了完善图纸、优化交通,郭恒明需要对每一条道路进行“踩点”勘测。那时,单位的警车还不多,有时用车紧张,他就骑着自行车去,用窄窄的车轮丈量道路。遇上雨天,泥泞的雨水常常溅了他一身。每当同事们看到郭恒明的“泥腿子”,就知道他一准去“量路”了。

  2015年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启动前,为缓解施工期间区域交通出行矛盾,郭恒明连续奋战三个昼夜,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单位做好交通组织调整和相关设施配套工作,从标线漆划、引导标志安装到信号灯组的调整,他都一一把关,精益求精,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870路、977路等5条公交线路需要改道分流。”“复兴东路隧道大型车入口处需要完善引导标志。” 郭恒明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瓶颈。经他协调相关单位优化调整,经陆家嘴环路地下通道进人民路隧道车流与公交常规线路的“交织如麻”情况不复存在,复兴东路隧道大型车入口处的“结”也解开了。

  精细描摹 绘就道路“工笔画”

  “一条道路从无到有,前期设计可以决定这条路的好坏,但建设过程是直面群众的,更能体现我们交警管理水平及为民服务意识的高低。”在郭恒明看来,在道路设计中,他始终怀揣着终生为民服务的入党初心, “老百姓觉得舒服的道路才是好的道路。”

  在郭恒明参与设计的数百条道路中,杨高路无疑是他心中最特别的一条。

  最初的杨高路长18.9公里,路面宽仅3.5米,用碎石、煤屑作路面,被戏称为“羊羔路”,以后虽经改建拓宽,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1992年,上海第一个“一号工程”,就是杨高路改建工程。当时还在市交警总队工作的郭恒明也全程参与杨高路的第一次改建。

  如今经历4次改建,杨高路已成为了北接外高桥保税区,南接林海公路,全长29.5km的主干道。杨高路见证了浦东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它的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以及从平面到立体的建设过程。

  在每一次分段改建中,郭恒明都将老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在杨高路商务走廊的改建中,郭恒明就与设计单位“据理力争”。在原本设计中,杨高路整个地道接跨线桥区域,总长三四公里,都是封闭道路,没有下匝道。“而这条路途径峨山路、花木路、世纪大道等重要的道路,沿路商业繁荣,车流量巨大。而一旦没有下匝道,需要到这些区域,司机到时势必只能走地面道路,到时极易造成拥堵。”郭恒明凭借着多年来的经验,建议在浦建路设置下匝道口。他的这个合理化建议,最终被设计单位采用。

  在杨高路试运行期间,匝道暂时没有开放。郭恒明的担忧果然应验了,过境交通常常堵上了几公里。在匝道开放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地道接跨线桥,市民们再开车到上述区域可以节省10-15分钟。

  如今,杨高路正在经历第五次分段改造,这也将再一次提升了浦东地区的通行便捷度。

  不断优化 为道路添上“点睛之笔”

  对于郭恒明来说,道路建成后,并不代表工作的结束,观察建成道路的运行情况,不断优化改善是郭恒明工作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郭恒明的书架上,有一张照片特别显眼,这是龙东大道通车那天,他站在路上拍摄的。龙东高架建成通车后,郭恒明一直关心着道路运行情况。“只要龙东高架一出现红色拥堵提示,郭工一定在现场。”那段时间郭恒明的同事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而龙东大道通车后,早晚高峰时龙东大道科苑路口之间的交通拥堵严重。原来,龙东高架未开通前,5股车流通过龙东大道科苑路口,完成左转、直行、右转。龙东高架开通后,原道路系统在此处分化为快速路系统及地面辅道2个道路系统,从内环高架路等快速路系统上行驶的巨大连续流在内环高架科苑路下匝道需连续变道驶入右转车道进入张江。这多出的1股车流象条鲶鱼,搅动了原有的车流状况,并对辅道内行驶的公交车、沿线小区车辆的正常出行形成了巨大冲击,造成龙东大道辅道车辆异常拥堵。

  这个症结如何破?郭恒明进行实地踏看后,创新推出“回形针”的缓堵方案:即张江立交科苑路出口下来,需右转的车辆直行通过科苑路路口,至东侧300米处掉头,左转驶入科苑路。虽然“禁止右转”这一“非常规”管理举措在推行之初面临了不少质疑,但郭恒明力排众议,用“事实、效果说话”,终于赢得一致认可。

  一枚“回形针”巧破了此处的拥堵症状。该路口早高峰机动车排队挤压由1公里缩减至300米左右,拥堵得到明显缓解。

  这名老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他的初心使命,不管是大工程,还是小改造,只要是老百姓的需要,就是他的努力方向。他在踏勘中发现涵林路S20路口存在安全隐患,便第一时间增设了机非隔离墩及凸面镜;在大川公路建成通车后,他发现沿线村民掉头横穿,便立即提出在该处交叉口安装行人、非机动车过街信号灯……

  郭恒明依旧在为浦东明天的美好挥毫泼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