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构建产教融合研究生教育新范式
2021年05月20日 16:53   来源:中新网上海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研究生将产业难题作为科研选题,开展调香实验。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0日电(吕客  许婧)在普洛药业集团公司的研发实验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袁嘉诚正在进行化工绿色合成红外在线检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关产品即将进入投产阶段。此项成果源自导师毛海舫教授与普洛药业的合作,通过“硬核”技术加持,使这家浙江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从零跃升到70%,跻身中国医药工业企业50强。

  企业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这也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介绍,学校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工程类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始终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近年来,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双协同”为路径,学校积极探索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2.0版,形成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全力打造“跨界协同”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研究生教育高地。

  深耕产教融合 促进“四链贯通”

  公开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篇、获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研究生组一等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级硕士生翟鑫梦一入学便追随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理学院邹军教授研习LED封装与测试技术,她主动深入到宁波、深圳等多个LED企业,一次次向企业资深工程师请教学习。如何能够在入学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取得亮眼的研究成果?“深入企业才能了解行业需求,也最能擦出创新的火花。”翟鑫梦说。

  同样,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研究生胡中山的一项研究成果公开发明专利4项,获得“2019年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企业一线就是我的实验室,产业难题就是我的科研选题。”他在导师冯涛教授的指导下,与企业工程师一道针对风味物质易挥发的难题联合攻关,通过微纳米技术提高了风味的感官品质,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受到了极大欢迎,年销售额近8000万,还未毕业,胡中山已经接到企业的盛情“加盟”。

  “工程类研究生培养必须面向企业真实研发和生产环境。”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说,学校将研究生培养前置到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行业头部企业协同开展创新研究,打造紧密的“四链贯通”育人共同体。

  据记者了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论文选题90%以上来源于行业企业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获发明专利公开2000余项,形成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生动局面。

  校企跨学科“双导师”团队协同培养

  “双导师制”在如今的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并不稀奇,而如何充分发挥导师们协同指导的关键作用,培养高端复合型科技人才却成为很多高校的“堵点”和“痛点”。

  为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探索“跨学科导师组+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院院长房永征介绍,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不同学科和工程背景的“产业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组建团队,“导师团队成员至少跨两个学科,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房永征教授所带领的高性能光材料及器件研究团队是这一制度的最先“试水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杨永阁分别由校内导师刘玉峰和周延负责发光材料和光纤激光器件方面的指导,作为企业导师的高级工程师李存法负责行业前沿、技术测试和产业化指导。

  从“试水者”到“弄潮儿”,经过跨学科校企协同团队的综合指导,杨永阁成功开发了拥有优异光学性质的可切换以及可修复荧光无毒钙钛矿,在5G可见光通信和信息加密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成果相继在国际著名期刊《Small》《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发表,授权发明专利2篇,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5项,并拿到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等多个国外高校的博士offer。

  打造“量质共变”的卓越研究生教育

  目前,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生物制药、新材料、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需求每年以约10%的速率递增,其中以香料香精为特色的精细化工领域更缺乏高层次人才。

  “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我们持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追求结构优化、协同创新的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柯勤飞说。

  近年来,学校不断凝练学科优势,形成了香料香精化妆品和绿色化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设计文创和创新管理等高度对接行业需求的特色学科群,并依托学科群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促成了研究生教育“量质共变”的“化学反应”。

  学校依托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建设,有效服务和支撑“美丽健康”产业发展;依托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协同创新载体,有效支撑了绿色制药的技术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光明集团、华谊集团、上海家化、上海建工、上海化工研究院等联合建设“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与基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老挝等国家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铁道高级工程师……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面向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使命,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围绕国家急需和产业急需,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为培养更多厚德精技的高水平应用创新人才做出‘上应贡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表示。(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