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交大城研院迎来10周年院庆 《人文城市的中国话语与思想历程》首发
2021年06月20日 20:0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0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今年迎来建院十周年。作为上海交大城研院10周年学术纪念文集,《人文城市的中国话语与思想历程》一书正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内容涵盖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城市、乡镇、传统村落等层级,及人文城市、都市文化、江南文化、文旅消费、智慧城市、科技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新城新区、设计之都、艺术之城、城市景观、工业遗产、城市治理、城市现代化等领域,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的重要理论创造和思想发展历程。

  上海交大城研院院长刘士林指出,城研院经过十年耕耘,在人文城市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两大创新成果。在理论上,提出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

  在实践上讲,自“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人文城市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五个层级为基本框架的层级体系:一是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为代表的文化带;二是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放弃经济中心、首次提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为代表的文化中心城市;三是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为代表的新型人文城市;四是以2017年文化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及特色文化小镇建设》课题及其研究成果为标志的特色文化小镇;五是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中国传统村落”评选为标志的传统文化村落。

  “既超越了人类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也不同于新中国的“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与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传统城市研究学派不同,文化城市理论是人文城市建设的核心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5月,系上海交大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及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及信息中心、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新华社瞭望周刊等签约共建的智库机构,是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等的牵头建设单位,全国文旅产业人才发展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文化联盟、长三角江南文化联盟等首批成员单位。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战略规划、标准评估、智慧城市、文旅消费等研究,是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的开创者和领军团队,城市科学理论传播与发展政策咨询的公共文化平台。

  主持发布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等。专著《城市中国之道》译有法文、俄文、英文版。自主研发有中国城镇化率、文化和旅游消费等分析预测系统。主办有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论坛等。参与国家十三五及十四五规划、国家新区审核办法、国家重大区域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国家文化产业标准修订、国家教育国际化实验区实施、国家促进文旅消费等规划编制或前期研究。主持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指标体系、国家大运河规划纲要实施评估、国家文化旅游消费预测、国家新型智慧城市与治理现代化框架、国家级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国家文化特色小镇可行性方案、中国文旅产业展会标准体系、中国传统村落评估体系等研究工作。(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