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学者潘大明作品《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
2021年03月26日 18:5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6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学者潘大明十多次行走淮河流域,深入凤阳、定远、明光、来安、蒙城、盱眙等地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和民间了解和体验;广泛研读史料和历史文献,进行深挖、比较、分析、思考,创作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出版后引起社会反响。

  26日,上海市出版协会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万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西书局联合举办该书出版座谈会,来自上海出版界、社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凤阳朱元璋研究会的二十余位教授、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对该书的出版给予肯定。

  与会人士认为该书是一部视角独特、见解新颖、旁征博引、议论风生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对于促进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普及历史知识、总结明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具有积极意义。

  座谈会上,潘大明介绍了创作过程。他回忆道,当时,滁州一家文化研究团体正着手拍摄以明中都城为题材的历史文献片,邀请作者做脚本,却没能进入拍摄阶段,不了了之。他以为碰到这样的题材是不好轻易放手的,尤其在行走和阅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看到的历史与现实,觉得自己应该记录下来,写好这些时空交融、穿越反复的故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作者便想到这部没完成的书稿。于是,几乎每天两点一线地从家里跑到办公室,写稿改稿统稿,独自闷在办公室里写稿改稿统稿,无非重新搭框架、砌新墙、批腻子、喷涂料,使书稿呈现全新的面貌。友人来电话询问在干什么,答复是在做“泥水匠”。中午吃些方便面,馋酒时添一些花生仁之类的坚果,独自小酌。这时,坊间有传言说酒能抵御新冠,行文时的小酌也顺理成章了。

  病毒在人们共同阻击下,范围缩小,中招的人数下降。这时,这部书稿已经到了出版社编辑的手里,并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文化艺术资助项目。这样一部反映中部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关注乡村发展和未来的书稿,得到了上海的重视,显示出沪上海纳百川的情怀。

  作者以淮河为框架,朱元璋和他建设在淮河边的明中都城为支点,生动地讲述了淮河文化、变迁与朱元璋产生的关系,通过明中都城的兴废,折射出大明王朝的命运。大明王朝是中国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治国兴邦、开疆拓土有许多经验教训可总结。明中都城的兴废,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作者多年来屡次对明中都遗址做实地考察,研究历史文献,与同行专家切磋交流,然后以文学笔法娓娓道来,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读来既增长见识,也给人启迪。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朱元璋执政的理念、行政的举措,及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作了探讨研判,不乏真知灼见。

  创作角度新颖,结构上有创新。以淮河为写作主线索,先拉开地理空间,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空间定位,对接各自的知识经验,便于阅读和理解。同时,在空间定位划出的地理方位上,叠加时间线索,引入历史、政治与社会演进过程,突出人文故事的讲述,展开丰富的多元叙事。

  以事件建构叙事空间。关注和展现淮河流域的历史、人文和生活形态,忠于史实,还原真相,又展开艺术想象。在人物和故事选择上,突出核心人物和重要事件,以事件展开故事,内容取舍合适。史实翔实,资料丰富。

  作者长达数年的田野调查和深入考察,广泛阅读史料和历史文本,并深入民间了解和体验。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传说故事,书稿资料丰富翔实。独特的叙事。笔记体的文学叙事,夹叙夹议,既有事件描述,又有地理文化的介绍,再结合自身感受和体验连接起古代与当代,有严谨的写作态度。

  该书还呈现另一个特点,随文附有作者自拍的157张照片和创作的34幅书画作品,图文并茂,相映成趣。从中可以读到作者对书法、绘画、艺术、摄影的造诣。(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