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窟窿——马轲的绘画”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
2021年04月28日 20:5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8日电(记者 张亨伟)艺术家马轲大型个展“窟窿——马轲的绘画”28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通过马轲创作的90件作品展示了艺术家近年来对于抽象和叙事反思的成果。同时,借“窟窿”为题,意在呈现作为艺术家的马轲所面对的艺术课题,他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他的立足点。

  马轲是一位带着问题绘画的艺术家。这些问题带领着他,萦绕着他,困扰着他,也推动着他,并激发他的创作。这些问题中既有长期萦绕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中有关东西文化比较的普遍焦虑;也有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遭遇和面对的诸多切实的课题,比如,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在马轲看来,那些令他感兴趣或羡慕的风格或者形式,都是他要攀登的阶梯。他既认为形式不重要,内容亦不重要,又认为形式很重要,内容亦很重要。这些对于艺术的认知使他立志于发明与发现自己的一种语言,因为他相信“艺术,绘画艺术最终还是贡献一门绘画的语言,最终在语言上有所造诣。”

  马轲在学习的阶段掌握了写实绘画的技法,但是,颜色、形状、线条、笔触,这些现代主义逻辑中的艺术特征依旧是马轲自我表达的重要修辞手段。这些手段也是他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挣脱写实绘画和自然主义风格的途径。为此,他总在他的画里“涂来涂去、改来改去”,采用的是一种他称为“横向徘徊”的绘画方式。他意识到,“如今绘画是个动词,画家参与进来。”因此,他画画是为了建立绘画的本体、空间、秩序和逻辑,他认为这些要素是绘画语言产生的必经之路,而绘画语言的产生才是绘画完成的时刻。

  儿时的马轲用“窟窿”代替所不认识的文字。“窟窿”在其阅读经历中直接参与了文本中意义的形成。借用指代物来暂时超越个人经验的局限给他带来一种自由的体验,借道“窟窿”,马轲得以建立自己对于对象的理解。成年之后,马轲也将使用“临时替代物”的方案带进他的创作中。他在多个作品中反复返回同一个“主题”、“图像”或“构图”,将其作为一个媒介和代码,来承载他在绘画中希望探索的内容:绘画的语法与修辞。

  在马轲看来,绘画不能完全依托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绘画甚至属于理性与观念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尽管他的作品题目中许多通常带有某种叙述的企图和意义的指向,比如“无常”、“骑马上虚空”等等,但他总是提醒我们看画,看画,看画。看画面,看每一块颜色,看每一条线条,看每一个笔触。看它们之间是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关系,还是伪装在一个隐秘而复杂的关系中。而制造这样一个关系的是画家和他的艺术眼界。正如马轲所言,“每一张画的过程,似乎都有一个张道陵成仙的故事。”每一张画的成形都经历了艺术家通过笔触解构形象,不断塑造又推翻重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将建设、整理、思考和试验当作他工作的基础,而不是创造或创新。他也逐渐在多年的摸索中发展出一种将写实、表现性画法、抽象与叙事糅合为一体的风格,并将自己的问题感、对艺术的认知与对世界的理解“隐藏”在他的画里。

  在马轲思考的诸多课题中,如何让绘画摆脱内容而产生意义是他一直在自己的工作中试图解决的问题。在马轲的“词汇表”中,“窟窿”可用来指代任何对他而言陌生、未知的词语。在马轲的画作中,同一人物、图形、图像也可作为一种指代物,一种符号,一个通往可能性的“窟窿”或未知空间。马轲借用它来达到探索绘画语言的目的,打开绘画的多种可能性。每件画作、每个题材只是他暂时的替代物,而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在。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件作品只是马轲“借”来用于解决艺术问题的“中介”和“符号”,一个“窟窿”。

  本次展览以马轲在绘画中所征用的“符号”为线索,将马轲的创作按图像与构图进行分类重组,并在八个房间中分别呈现。每个房间中罗列了同一(相似)构图/图像,跨越不同时期,处理不同艺术语言问题的作品。在每个房间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艺术家持续工作的某个母题或图形:近三四年来反复描摹的水果静物、他儿时在小人书中看到的马、在佛教艺术中出现的天神将小鬼踩在脚下的形象,以及支离破碎的人体等等。展览暂时搁置了作品中意义的传递,将注意力对焦于同一母题的反复回响与变调,以及艺术家在绘画的“语法”和“修辞”上的多方面实验。策展人希望这些重复可以加强观者对作品的形式、颜色、线条、笔触的印象和认知。20世纪初以来,绘画中的表现性倾向经历了几次转身。此次梳理也试图将马轲的创作放置于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表现性绘画进行深入探索的艺术脉络之中。(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