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纪念成立30周年
2021年06月15日 17:2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 15日,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召开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全面回顾上海市卫生后勤改革发展30年的历程,集中展示了协会工作的发展和史料,分享会员单位的荣誉和成果,共商卫生后勤改革与发展愿景。大会上,一批对协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老同志受到表彰。

  2020年农历新春,来势迅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猝不及防。一时间,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市场渠道难以满足,给抢救一线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风险。此时,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挺身而出,全力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一件件防护服、一副副护目镜、一只只口罩、一瓶瓶消毒剂……为抗疫应急筑起了坚实的保障大坝。

  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于1991年6月成立,是全国卫生后勤首批成立的一级行业协会之一。20世纪80年代,市民群众满意度低、投诉率高,严重影响卫生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这其中既有设施设备陈旧等硬件原因,也有对后勤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经多方调研,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于1991年成立,成为卫生后勤改革发展的一项创举。

  耕耘三十载,协会在上海乃至全国卫生后勤改革工作中实现多个“率先”:率先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试点,率先展开安全生产达标创建和等级评审,率先编制发布后勤团体标准等。一系列创新先行之举成就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而其背后正是协会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的初心使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后勤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后勤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1年,协会积极响应市卫生局制定下发的《关于深化本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试点突破、重点扶持、监督考核等方式,指导会员单位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一批后勤社会化模式在行业内初见雏形。

  2016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二级综合甲等及以上医院后勤社会化程度已处于最高水平,其中保洁为94.4%,电梯、安保等均为85%左右,其他方面的社会化程度也有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后勤保障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在卫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同时,引导后勤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2018年,协会在全国卫生行业率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创建工作。通过近3年的达标创建工作,各创建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逐渐提升,隐患排查和事故防范能力持续提高。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正在形成,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更加扎实,为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和人员、财物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20年底,上海已有83家单位通过安全生产达标等级评审。其中,35家单位被评为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48家单位评为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

  在推进行业安全生产达标创建工作的同时,协会结合后勤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在行业内率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环境卫生、厨房管理等相关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全面推进后勤规范化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共发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医院建筑合理用能评价导则》《医院厕所服务规范》《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及收集服务规范》等6个团体标准和2个评分细则,为全国卫生后勤规范化发展贡献出可供参照的上海模式和上海经验。

  经过30年的实践和考验,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已然显现,但距上海整体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广大民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协会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后勤保障先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指引,为卫生后勤保障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育新人、立新功、谱新篇。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