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繁花》里的“外贸密码”都有啥?三位“外贸人”来告诉你
2024年01月13日 10:4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3日电(施晖 许婧)近日,电视剧《繁花》的热播,让观众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上海上个世纪80-90年代。《繁花》里藏着怎样的“外贸密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如何变迁”,三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友、老师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外滩27号”走出了汪小姐,也走出了更多的陈先生

  “外滩27号” 外贸大楼是电视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地点之一,其前身是号称“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1955年收为国有,此后长期作为上海市外贸局的办公大楼,故称“外贸大楼”,上海的外贸经济就是从这里腾飞的。如《繁花》所示,那个时候外贸进出口权是归属国家的,所以汪小姐是一名国有企业的外销员,也是负责出口配额的“关键人物”。

 

 

  “像汪小姐一样的中国第一批外贸业务员,见证了中国外贸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原东方国际集团美洲分公司总裁陈才林看过《繁花》后,勾起了自己的回忆。作为我校1979级经济系校友,陈才林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外滩27号”,第一份工作就是担任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的外销员,负责美国地区的业务。“外贸大楼从一楼到七楼分布着众多被称为‘涉外单位’的国有外贸进出口公司。我的办公室在三楼,向东正对着黄浦江。每天从早上8点半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通过函电联络外商,审查信用证,与外宾进行谈判,为国家争创外汇。”陈才林介绍,当时母校培养了一大批英语好、精通外贸业务的外贸人才,“我的同学林大成也是做外销员的,做的是床上用品业务,业绩十分突出,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获全国业务能手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我每年的业务量也达到2000多万美元……”1986年,陈才林被外派至科威特,回国后曾担任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

  “外滩27号”不仅走出了汪小姐,还走出了陈先生、林先生以及上海第一批办公室女白领。“电视剧中的很多细节非常贴合实际,是当时上海的真实写照。这大概是《繁花》为何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如果《繁花》有续集,“领行情”的宝总可能会进军……

  《繁花》剧中故事结束于1994年,宝总退出股市,未来会进军哪个行业并没有明示。

  “我们诚邀宝总加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积极探讨开展合作的可能。”KKS董事长王莺是我校200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友,也是第一批进驻松江大学城的学生,作为阿里巴巴菜鸟驿站的创始人,她曾任美国商会驻上海代表,在电商、供应链领域有十余年行业经验。2014年,王莺自主创立跨境进口采购平台KKS(快快省),这是一家一站式全球贸易“数智交易”服务平台,合作拥有100多个国家近万家海外企业(供应商),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生意工具”,结合先进的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及算法技术,为海外供应商和国内采购商,在新型国际贸易场景中“高效做生意”赋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互通有无、快速链接。今天的外贸,已不再是像《繁花》中那样通过吃饭、跑展会等传统贸易方式建立联系,我相信会有更多‘领行情’的宝总进军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谈生意、促成合作。”王莺认为,互联网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和成本,贸易主体、贸易形式和组织方式等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革,从线下转为到线上的跨境电商也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全球贸易形式,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将通过互联网,以更低的成本直接接触全球供应商或客户、获得订单、积累信用。

  “用技术助力全球贸易,世界更小,贸易更大。”王莺认为,母校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外贸人才,大学时代的“TMT”课程至今都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受益于中国入世带来的红利,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取得了一定成绩。KKS也愿意开放平台,加强与母校的深度合作,帮助学弟学妹们积极参与实践、提升能力,学以致用,顺势而为,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事业贡献力量。”

  从古北路620号到文翔路1900号,这里是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

  “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学校(当时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以培养外销员为特色,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外语好、懂法律、上手快’是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也获得了企业界的高度认可。”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介绍,2001年中国入世以后,学校提出“四通”人才培养,即学生需要掌握对外经贸领域的通用语言、通用管理、通用规则、通用工具,企业对于学校“四通”人才培养定位也是非常认同。新时期以来,随着贸易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转型,学校响应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号召,服务国家“贸易强国”战略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的需要,通过理工赋能经管专业,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从古北路620号到文翔路1900号,学校因贸易强国而生,因对外开放而兴,因全面改革而盛,因新时代开放事业而新——从培养外销员到为国家输送更多专业的外贸人才,上经贸大的未来大有可为。

 

 

  “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创新实践,通过双专业建设、微专业建设、实验班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学生能掌握系统深入的经济学理论、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了解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与政策。实现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对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目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